优选混合基金:2021年第1季度报告
2021-04-22
景顺优选混合
景顺长城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021 年第 1 季度报告 2021 年 3 月 31 日 基金管理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2021 年 4 月 22 日 §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 2021 年 4 月 21 日复核了本报告 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和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 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本报告中财务资料未经审计。 本报告期自 2021 年 01 月 01 日起至 2021 年 03 月 31 日止。 §2 基金产品概况 基金简称 景顺长城优选混合 场内简称 无 基金主代码 260101 系列基金名称 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系列其他子基金名称 景顺长城货币(260102)、景顺长城动力平衡混合(260103) 基金运作方式 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合同生效日 2003 年 10 月 24 日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392,952,474.89 份 投资目标 本基金利用“景顺长城股票数据库”对股票进行精密和系统的分析, 构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组合,力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资本增值。 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取“自下而上”结合“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以成长、价 值及收益为基础,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股票、价 值被市场低估的价值型股票以及能提供稳定收益的收益型股票。 业绩比较基准 中证 800 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 风险收益特征 本基金是一种具有较高波动性和较高风险的投资工具,适合风险承受 能力强、追求高投资回报的投资群体。 基金管理人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2021 年 1 月 1 日-2021 年 3 月 31 日) 1.本期已实现收益 143,029,443.16 2.本期利润 -609,833,209.86 3.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4084 4.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5,019,002,777.03 5.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3.6031 注:1、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上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2 基金净值表现 3.2.1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净值增长率 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 业绩比较基 阶段 ① 标准差② 准收益率③ 准收益率标 ①-③ ②-④ 准差④ 过去三个月 -10.30% 1.26% -2.03% 1.19% -8.27% 0.07% 过去六个月 5.26% 1.26% 6.89% 1.01% -1.63% 0.25% 过去一年 36.82% 1.24% 26.74% 1.03% 10.08% 0.21% 过去三年 62.72% 1.28% 22.54% 1.10% 40.18% 0.18% 过去五年 138.22% 1.17% 31.45% 0.95% 106.77% 0.22% 自基金合同 1,629.07% 1.45% 231.67% 1.28% 1,397.40% 0.17% 生效起至今 3.2.2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注:本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为:股票投资的比例为基金资产净值的 70%至 80%;债券投资的比例为 基金资产净值的 20%至 30%。按照本系列基金基金合同的规定,本基金自 2003 年 10 月 24 日合同 生效日起至 2004 年 1 月 23 日为建仓期。建仓期结束时,本基金投资组合均达到上述投资组合比 例的要求。自 2017 年 9 月 6 日起,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的加权 复合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调整为“中证 800 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3.3 其他指标 无。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姓名 职务 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限 证券从业 说明 任职日期 离任日期 年限 本基金的 工学硕士、理学硕士。曾担任上海常春藤 基金经 2014 年 10 月 衍生投资公司高级分析师。2010 年 11 月 杨锐文 理、股票 25 日 - 11 年 加入本公司,担任研究部研究员,自 2014 投资部投 年 10 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 资副总监 任股票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 注:1、对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其“任职日期”按基金合同生效日填写,“离任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的解聘日期(公告前一日);对此后的非首任基金经理,“任职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聘任后的公告日期,“离任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的解聘日期(公告前一日); 2、证券从业的含义遵从行业协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4.1.1 期末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的产品情况 无。 4.2 管理人对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的说明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实施准则、《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本报告期内,基金运作整体合法合规,未发现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及投资组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的规定。 4.3 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 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2011年修订)》,完善相应制度及流程,通过系统和人工等各种方式在各业务环节严格控制交易公平执行,公平对待旗下管理的所有基金和投资组合。 4.3.2 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本报告期内,本管理人管理的所有投资组合参与的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成交较少的单边交易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的 5%的交易共有 3 次,为投资组合的投资策略需要而发生的同日反向交易,按规定履行了审批程序。 本报告期内,未发现有可能导致不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的异常交易。 4.4 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季度,全球新冠疫情有所缓和,流动性预期变化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急剧动荡,尤其 A 股也 同样出现剧烈的波动。本季度,基金重仓股表现弱势,普遍跑输指数,沪深 300、中小板指分别下跌 3.13%、6.86%,而创业板指表现则较弱,下跌 7%。 本季度,我们的基金非常明显跑输基准,这是过去比较少见的事情。我们组合中抱团股并不是很多,但是,热门板块泥沙俱下,我们也没有幸免。尽管我们组合在本季度表现不佳,但是,我们对我们自己投资的方向与组合依然充满信心。我们依然坚持投资具有伟大前景的新兴产业企业,并伴随他们的成长,而不是趋势增强、寻求市场热点。我们相信未来的胜者一定是不断高强 度投入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不一定是当前的焦点,但是,我们相信厚积薄发才能换取长期的发展。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充满艰难与痛苦,我们仍会坚持我们自己的选择和风格,我们也会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持仓组合。本基金始终坚持投资于符合产业趋势的真正的成长股,基金仓位处于基金合同规定仓位限制中的高仓位(75%-78%)。 我们今年初在去年四季报和年报中均表达了对市场的担忧,认为市场的机会并不是来自 5%的 高估值抱团股,更多来自于剩余的 95%的股票。一季度的市场也的确是这样演进的,只不过,我们并没有预料到我们组合不少非抱团股票也同样出现明显回调。A 股就是容易泥沙俱下或鸡犬升天,抗拒恐惧、独立思考或许是 A 股机构投资者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之一。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抗拒内心的恐惧,审视自身组合的内在逻辑,坚持必要的坚持。 或许不少投资者都因亏损而担心与焦虑,我们认为有必要详细分享一下我们的投资思考逻辑。希望大家了解我们的投资思考之后,能继续保持耐心,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也希望在这段阶段性的回撤之后,继续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 我们对投资的一些思考 不同于上一季,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从谨慎变为相对乐观。尽管未来市场可能还是会出现明显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经济基本面的强劲,高估了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供给与需求错配带来的阶段性通胀也只是暂态,并不是核心驱动因素。全球经济没有过热的基础,经济修复则是漫长的过程,积极的货币政策也就不可能快速散去,流动性很难明显收缩。 不过,我依然认为市场的核心变量还是新冠疫情的演变和流动性的变化。疫情对各国的生产和消费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不断损伤各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天量的放水,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这体现低迷的全社会零售与火热的奢侈品销售。各国的资产泡沫化又进一步加剧,这可能反向制约政策空间。这可能致使今年的流动性是左右摇摆的,这将会加剧市场的波动率。 另外,新冠让欧美国家的内部矛盾急剧的爆发,这一系列的变化带来内部矛盾的转移,这让我国经济和政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世界过去的一些定势格局在发生改变,曾经熟悉的全球化进程或许阶段性的出现暂停或逆行的趋势。外部的政治局势或许也会带来局部的黑天鹅事件。 我们投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干扰因素越来越多,过去的成功范式不一定在未来有效,我们只能通过更长期的思考,希望捕捉社会发展的趋势,从中分享时代的红利。 从近期陆续出台的政策以及两会期间热烈探讨的话题,从高压的房地产政策,到互联网反垄断,到经营贷整治,然后到教育、电子烟等领域更严格的管制,政府的关注点越来越聚焦在民生与社会内卷等问题上。现实的生育率问题也迫使政府努力为广大群众生活降负。效率与公平,逐步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这可能会给投资带来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时代在变化,政策风险也是不确定的,过去的成功模式可能会在未来被颠覆破坏,如何衡量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或许更为重要。如果从政策、发展趋势与未来确定性等维度来看,科技与碳中和或许是最明确的道路。然而,在科技与碳中和的细分领域之中,我们尤其看好半导体与电动智能汽车。 半导体 与以往看好自主可控带来的半导体机会不同,这次尤其看好半导体主要是前所未有的半导体景气周期叠加自主可控加速前行。 从去年 9 月份开始,芯片的供给就陆续出现了局部短缺,最开始认为是华为在全面制裁之前 的疯狂拉货以及 OPPO、VIVO 和小米等厂商的 double booking 所引发的阶段性紧缺,但是,随之 而来就是四季度的 8 寸线成熟制程全面吃紧,从下游厂商的库存来看,并没有体现出 double booking 的结果,反而是库存水位节节下降。实际上,这次是行业整体的错判需求且新冠疫情影响供给所致。 为何这一次是前所未有的芯片紧缺? 从需求侧来看: 一、 5G 手机的硅含量相对 4G 手机提升 40%以上,5G 手机爆发式增长消耗了大量晶圆; 二、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硅含量相对传统汽车提升数倍及更多,新能源汽 车的爆发让汽车行业对芯片的消耗也急剧提升,尽管现阶段占比依然低,但是,未来提升空间很大; 三、 新型应用产品的不断出现,例如:扫地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家电的爆发式增长、AIOT 的 需求爆发; 从供给侧来看: 一、 新冠疫情打断了所有晶圆厂的扩产节奏,也打乱了大部分晶圆厂的供货节奏,更重要的 是让下游厂商全部错判需求,过度消耗库存; 二、 供应最紧张的 8 寸线扩产主要依靠二手设备,然而,二手设备现在却是一台难求; 三、 三星的先进制程良率持续低于预期,让全市场过度依靠台积电,加剧先进制程的紧缺; 四、 今年以来,各大晶圆厂产能利用率甚至超出 100%运转,过度的超负荷运转也让故障率 提升,事故停产频发; 从上面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半导体的周期几乎不可能短期结束。即使现在立刻扩产也是不可能解决燃眉之急,有现成厂房的扩线要 1.5 年,没有厂房的扩产至少需要 2.5-3年,然而,现在的设备预定周期甚至达到 2 年之久,还在不断拉长的过程。由于半导体扩产支出 过大,直接导致扩产决策犹豫不决,晶圆厂与下游厂商也同样陷入相互不信任的囚徒困境,这可能导致扩产节奏持续低于预期。 综上分析,我们对未来的半导体产业做出推演: 一、 此次是前所未有的半导体景气周期,体现明显的量价齐升,持续时间超过两年以上; 二、 拥有产能支持的芯片设计公司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初创芯片设计公司面临生死 存亡,芯片设计公司的供给侧改革将开启; 三、 中国系的 FAB 厂和 IDM 厂商将面临历史性机遇,全球性的缺芯降低了政治风险,全球通 力合作才是降低经济负面影响的关键; 四、 汽车芯片是最早紧缺,大概率也是最早解决的。毕竟汽车产业对欧美日都太重要了,政 治力量将迫使更多产能转向汽车。但是,这会带来其他领域的进一步缺芯。 以上分析仅是我们的基础逻辑判断。这里的分享是希望投资者了解我们对半导体投资的一些思考。 电动智能汽车 碳中和是非常火热的题材,有人看好钢铁、电解铝、煤炭等周期性板块,理由是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也有人看好光伏、风电、核电等发电板块,但我们却更看好新能源汽车领域。 我们并不认为碳中和是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更不可能是简单的关停产能带来价格的暴涨。中国的制造业是基础,是解决就业人口的核心。政府一定是想方设法确保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政府不会少生产一吨钢,而让下游少生产一台家电、一艘船,也不可能损失更多的就业,更不可能让中国制造业失去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理解,碳中和政策本质上是一次能源的低成本转型。这意味着碳中和更多将会从发电侧和应用侧节能转型角度入手。 从发电侧入手,那就是用光伏、风电、水电和核电等替代火电,由于碳中和是长期目标,这就存在投资节奏问题。从应用侧角度,那就是继续加大原油等一次能源往电力转型,更大力度普及新能源汽车。对高耗能领域,更多是采取节能转型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关停。 我们投资电动智能汽车不仅仅是因为碳中和,更重要是这是一场产业革命。过去 40 年的技术 革命,本质上都是计算机革命的延伸。计算机相互的连接让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连接手机让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过去两次彻底改变世界的革命。从 2020 年开始,计算机连接汽车带来的智能电动车革命已经发生了。与以往的革命不一样,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在起步阶段就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足够大的规模,全球的汽车品牌基本上都在中国寻找供应商。 从最近的新闻来看,不仅仅是华为,小米、阿里、百度等巨头都纷纷入局智能电动车领域, 巨头们入局的时间点肯定是深思熟虑的,这个信心来自于中国产业链的成熟程度。这或许是我们未来十年见证的少数十倍以上量级的产业机会。这或许将开启中国汽车品牌正式走向世界之路,过去,中国的自主品牌一直被压制在 15 万及以下,中国车企在智能电动车上正式进入利润最丰厚的 20-50 万市场,打破过去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在这个价位段的垄断。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他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ALL in 人生全部的声誉。其实,我 也有雷总一样的信心,坚信未来十年是中国智能电动车爆发的十年,这也会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投资领域。 我们在本次季报详述我们最重要的两个领域的投资逻辑,希望投资者能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投资和为什么要坚持。尽管过去一个季度,这两个领域表现并不佳,但是,我们依然是充满信心的。我们的方法论和投资方式没有发生改变,在去年三季报、四季报和年报里有方法论的详细阐述,因此今年一季报不再重复。我们的方法论有能力应对更难更复杂的股票筛选的挑战,我们相信落后只是阶段性的问题,只要我们看准了产业趋势,踏对了方向,我相信投资组合一定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市场观点与我们的投资方式 基金抱团股在 2 月份以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尽管资金依旧会更加青睐龙头核心资产,但是, 大概率会明显分化。过去大半年,市场不断衍生各种理论来解释抱团股高估值的合理性,但是,从这么多年来看,无论多么好的企业,估值总是有锚的。之前,很多人认为 2021 年的收益主要赚利润增长的钱,但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并不太大。毕竟估值是快变量,而利润是慢变量。假定快变量不变,依靠慢变量驱动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发生。历史不断在重演,当年美国漂亮 50 演绎过同样的逻辑。我们现在翻查当年美国漂亮 50 的名单,会发现这 50 家公司大部分今天还存活着,而且依然是全世界在他们这个领域最牛的公司之一。这些公司中出现地雷,以及停止增长的公司并不多。造成他们下跌的最大原因还是过高的估值,这也让这些公司通过很长时间(73 年-80 年)的跑输来消化高估值。考虑到未来很长时间的流动性充裕,现在的龙头核心资产继续出现大幅调整的情形可能性并不大,更可能通过长期横盘来消化估值下降的。 美国漂亮 50 去泡沫化之后,市场风格从大盘转向了估值更便宜的中盘。我们并不确定 A 股未 来是否会这么转变,但是,现在的确估值分化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就当前而言,我们认为在合理估值之上寻找潜在空间较大的成长股是比较好应对未来复杂形势的方式。我们认为市场的机会并不是来自 5%的高估值抱团股,更多来自于剩余的 95%的股票。这里并不是说,剩余的 95%股票会有系统性机会,而是机会可能诞生于这些股票中。这意味着未来赚钱难度大大增加,毕竟筛选难度大幅上升。 。我们认为市场的机会并不是来自 5%的高估值抱团股,更多来自于剩余的 95%的股票。我们 如何从中挖掘机会呢?首先,我们希望这些企业的行业处在时代的风口,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和地缘政治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未来的十年不同于过往的十年,这都是我们选择行业的时候所必须要考虑的。其次,我们希望有较大的潜在行业空间和较大的潜在市值空间;最后,我们希望公司有出色的管理层和不断进化的管理能力。对这种公司的研究就依赖于我们去年三季报所谈论的企业生命力定价。我们希望在合理估值上洞察未来,希望投资符合产业趋势的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以上也部分解释了我们为何重点投资半导体与智能电动车领域。 除了上述在符合产业趋势的行业中选取优秀的企业之外,我们也会投资具有杰出的管理层和企业精神的企业。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并不一定性感,或者企业处于阶段性的瓶颈期,但是,企业管理层愿意为长期的成长做出矢志不渝的投入,管理层有远大的目标,脚踏实地为未来投入,追求更长远的价值创造。这种企业往往愿意牺牲短期利润或短期增长为更长期的增长铺垫和投入,而不是为每日的蝇头小利所算计,面对这种企业,我们相信这些管理层一定会未雨绸缪、顺应时代变革。我们可能以更长期的心态对待它的成长,而并不会苛求当前利润。 虽然我们希望寻找 15-20 年的格力、美的,只是说明我们希望投资企业成长的早中期。但是, 成长过程是断断续续的片段连接的,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审视企业的生命力。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为未来 10-20 年的成长买单。我们努力洞察企业在未来 3-5 年的潜在增长空间,但是,更长远的周期评估是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的。因此,我们的估值体系是有上限的。我们认为,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组织机构和体制都在不断变革,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很难一眼看到企业的终点,企业的生老病死是常态,并不存在那么多的基业长青的企业。有人统计过吉 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的 18 家基业长青公司,20 年间,只有 8 家确认了基业长青,战胜了市 场和可比公司。在时代的变革面前,时间不一定有那么多朋友。我们更希望持续观察和评估企业的生命力,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分享到成长的收益。 经历多年的盐碱地检验,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法论完全有能力应对更难更复杂的股票筛选的挑战。 关于基金的不同策略容量 过去一个季度,我们发了新增了两个基金:成长龙头和新能源产业。其中,成长龙头是主要聚焦于大市值成长股的全行业基金,而新能源产业则是聚焦于新能源产业,尤其智能电动车行业的行业基金。到此为止,我们的基金布局基本完成,后续只专注做好现有产品。 我们现在管理的优选、环保优势、创新成长和成长领航等四个基金是基于去年三季报所描述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我们这四个基金会大量投资在企业成长的早中期,市值从 30 亿至万亿不等,市值横跨面很广,体现明显的多层次投资。 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也是全行业基金,但是会更聚焦于大市值龙头成长股。 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依然定位于绝对收益策略。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则我们专注于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投资的行业基金,也是我们团队管理的基金。由于专注科技股投资和新能源产业,该基金会体现更高的波动率,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切入的方式实现较好的选股 alpha。 结束语 尽管过去一个季度波动很剧烈,挑战很大,市场及基民的情绪都进入冰点,但是,我们比上个季度要更乐观,我们相信未来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机会。面对百年不遇的变局,资本市场势必动荡加大,面对未来的风浪,我们努力把稳船舵,破浪前行。 4.5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1 年 1 季度,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3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3%。 4.6 报告期内基金持有人数或基金资产净值预警说明 无。 §5 投资组合报告 5.1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3,847,349,530.84 76.27 其中:股票 3,847,349,530.84 76.27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1,010,386,000.00 20.03 其中:债券 1,010,386,000.00 20.03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 入返售金融资 - - 产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142,692,080.14 2.83 8 其他资产 43,689,594.32 0.87 9 合计 5,044,117,205.30 100.00 5.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5.2.1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 - C 制造业 3,225,084,694.31 64.26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4,036.12 0.00 E 建筑业 - - F 批发和零售业 12,819.76 0.00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39,404,053.52 4.77 H 住宿和餐饮业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54,612,055.51 5.07 J 金融业 115,873,079.30 2.31 K 房地产业 10,200.30 0.00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328,592.02 0.25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P 教育 - -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S 综合 - - 合计 3,847,349,530.84 76.66 5.2.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 无。 5.3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 比例(%) 1 002841 视源股份 2,005,899 261,408,757.68 5.21 2 300207 欣旺达 13,388,945 260,147,201.35 5.18 3 688169 石头科技 216,196 252,300,732.00 5.03 4 002352 顺丰控股 2,954,876 239,404,053.52 4.77 5 688099 晶晨股份 2,447,088 201,175,104.48 4.01 6 002049 紫光国微 1,774,974 189,904,468.26 3.78 7 300037 新宙邦 2,269,972 173,516,659.68 3.46 8 300568 星源材质 6,170,182 168,939,583.16 3.37 9 600460 士兰微 6,451,618 156,322,704.14 3.11 10 603601 再升科技 12,955,123 145,615,582.52 2.90 5.4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序号 债券品种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 比例(%) 1 国家债券 - - 2 央行票据 - - 3 金融债券 1,010,386,000.00 20.13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1,010,386,000.00 20.13 4 企业债券 - - 5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6 中期票据 - - 7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8 同业存单 - - 9 其他 - - 10 合计 1,010,386,000.00 20.13 5.5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序号 债券代码 债券名称 数量(张)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 净值比例(%) 1 180208 18 国开 08 2,100,000 210,336,000.00 4.19 2 200211 20 国开 11 1,600,000 159,840,000.00 3.18 3 200406 20 农发 06 1,400,000 139,930,000.00 2.79 4 210401 21 农发 01 1,000,000 100,060,000.00 1.99 5 180304 18 进出 04 1,000,000 100,010,000.00 1.99 5.6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 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贵金属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贵金属。 5.8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 5.9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9.1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指期货。 5.9.2 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投资政策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股指期货。 5.10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10.1 本期国债期货投资政策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国债期货。 5.10.2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国债期货。 5.10.3 本期国债期货投资评价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国债期货。 5.11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11.1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是否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 1、国家开发银行于 2020 年 12 月 25 日收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 定书(银保监罚决字〔2020〕67 号)。其因为违规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融资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 六条和相关审慎经营规则规定,被处以罚款 4880 万元罚款。 本基金基金经理依据基金合同及公司投资管理制度,在投资授权范 围内,经正常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开发银行债券进行了投资。 2、其余九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报告期内没有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本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况。 5.11.2 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是否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未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 5.11.3 其他资产构成 序号 名称 金额(元) 1 存出保证金 441,819.53 2 应收证券清算款 14,618,776.66 3 应收股利 - 4 应收利息 21,614,013.23 5 应收申购款 7,014,984.90 6 其他应收款 - 7 待摊费用 - 8 其他 - 9 合计 43,689,594.32 5.11.4 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 5.11.5 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不存在流通受限的情况。 5.11.6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的其他文字描述部分 无。 §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585,765,204.89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409,295,085.04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602,107,815.04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 - 少以“-”填列)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392,952,474.89 注:总申购份额含红利再投、转换入份额,总赎回份额含转换出份额。 §7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7.1 基金管理人持有本基金份额变动情况 基金管理人本期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7.2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交易明细 基金管理人本期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8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8.1 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 20%的情况 无。 8.2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无。 §9 备查文件目录 9.1 备查文件目录 1、中国证监会准予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募集注册的文件; 2、《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3、《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4、《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5、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批件、营业执照、公司章程; 6、其他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 9.2 存放地点 以上备查文件存放在本基金管理人的办公场所。 9.3 查阅方式 投资者可在办公时间免费查阅。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1 年 4 月 22 日